官方新闻
5月7日下午,安徽新东方烹饪高级技工学校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。在由中国东方教育集团主办的“上好生活劳动课,争做时代新少年”座谈会上,来自合肥教育主管部门、学生家长、教师、校长等多方代表热议——烹饪技能怎么教?劳动教育如何破题? 近日,教育部印发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》,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,并发布《义务教育劳动课kaiyun中国官方网站程标准(2022年版)》。从今秋开学起
5月7日下午,安徽新东方烹饪高级技工学校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。在由中国东方教育集团主办的“上好生活劳动课,争做时代新少年”座谈会上,来自合肥教育主管部门、学生家长、教师、校长等多方代表热议——烹饪技能怎么教?劳动教育如何破题?
近日,教育部印发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》,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,并发布《义务教育劳动课kaiyun中国官方网站程标准(2022年版)》。从今秋开学起,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。
“我们很少让孩子下厨干活,他以后总不能天天订外卖吧。”张凯星是合肥市南门小学一位六年级男生的母亲,她希望有固定长效的、具备文化氛围的劳动课堂,让孩子在劳动同时,学到课外知识和新思维。
“眼下的痛点是没有统一课程标准体系,缺少专业的老师、场所和环境设备。此外,每所学校所处地域和学生成长背景不一样,如何形成自己的劳动特色值得探究。”合肥庆平希望小学德育主任王俊关注劳动课“怎么上,上什么”的问题,他建议,固定开展集体活动、主题班会、双减特色课堂等活动,为劳动教育搭建载体。
“劳动课会不会成为家长的课?”“谁来上?在哪里上?怎么上?”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注意到,讨论背后,体现大家的普遍疑惑,也反映家长对安全性的担忧。
合肥潜山路小学一位四年级学生的母亲表示,很多家长连孩子自己烧开水都不放心。她建议在保证孩子人身安全的情况下,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展夏令营活动,让孩子接受包括做饭洗衣服等一整套生活技能的劳动教育。
在合肥市天水路小学副校长谭景宝看来,在校内固定开展烹饪课有一定难度,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去专业机构接受教育。专业教师可以制作成生动的微课,让90后80后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学。“比如,可以将汤圆、粽子等美食的教学融入传统节日仪式教育,让学生丰富动手能力,也学了传统文化。”
合肥市经开区社发局教体处主任杨小龙认为,劳动教育应该是家庭、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结合,由学校教育引领方向,社会教育提供技术支撑,家庭教育跟进养成劳动观念、品质和习惯。“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后服务,低年级学段应重点考虑劳动规范和标准,中高学段重在合理开展劳动技能实践。”
“我曾在合肥大通路小学开展过试验,让孩子每周在父母帮助下做两道菜,将视频、图片和感受拍摄并记录,将效果与学生的素质教育积分挂钩,反响不错。一道菜做下来,孩子满头大汗,体验生活。”有着20多年小学校长工作经验的程庆春呼吁编写一套从易到难的标准教材,说清楚每个年级的学生适合学哪些厨艺,甚至每道菜放多少配料都细化明确。
蜀山区教体局教研室主任李德山认为,劳动教育的考评和反馈体系很重要,不仅仅是考试这么简单,还应该有更加细化、贴近实际的标准体系。
合肥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唐文水分析,此前,一些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是宽泛的,存在“各干各的”、缺乏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等问题,将“劳动”和“教育”两个词割裂了。“不是让孩子回家洗个碗、做个饭就是劳动教育,用什么态度、什么方式完成劳动,让孩子体验劳动过程才是教育的目的。”
“我们常说五育并举(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、劳动教育),但为何‘劳动’二字放在末尾?我认为,综合性很强的劳动教育是五育的落脚点。”他的观点是——对待劳动的态度,能看出一个人的“德”,也就是敬业精神,如何动脑筋做好一道菜,反映了孩子的“智”,劳动的过程消耗体力,最后呈现的成果一定是美的。
“我们计划拿出一套劳动课的教学大纲,做好相关教材的编写和烹饪微视频制作,做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,区分好每个年级的课程标准,还会从实用性、兴趣性、互动性、安全性角度出发,研发标准课程包。”中国东方教育集团总裁许绍兵说,义务教育劳动课的落实,要持续发力、多方共同参与。
据悉,该集团旗下的各地新东方烹饪学院还将做好烹饪劳动课进校园活动,包括偏远山区校园。同时打造基础教育实践基地和青少年劳动课程参观体验中心。
唐文水也建议,多方共同开发契合孩子兴趣点、家长需求和老师实际情况的教材,让劳动教育具象化,并打造普通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成果展示的基地。“劳动教育一定要为双减赋能,让技能从课本走向生活。”